研究揭示了宇宙射线对量子纠错算法的切实影响
最近,有研究人员在 Google 量子处理器上测试纠错功能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—— 整套纠错方案偶尔会遇到严重的失败。一番思索后,不少人将之归结为背景辐射,涵盖了宇宙射线、以及自然界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偶发衰变。为此,Google 还砸钱用上了极其昂贵的宇宙射线探测器。
然而处理器背后的研究团队,还是想要刨根问底,并在《自然·物理学》上的一篇新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宇宙辐射是如何影响量子比特的。
简而言之,宇宙射线引发的问题很是普遍,足以破坏量子计算机的纠错工作,除非我们找到一种方法来规避这方面的不利影响。
其实不止量子计算机,宇宙射线与其它放射源也会让经典计算机硬件遇到同样的问题。原因是其依赖于移动和存储电荷,但宇宙射线会在撞击材料时产生电荷。
相比之下,量子比特是以量子态来存储信息。至于 Google 的量子处理器,虽然它通过超导线环与谐振器相连,但宇宙射线对它们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相同。
宇宙射线的撞击也会产生振动能量,并以所谓“声子”的形式出现。这些声子能够组合形成准粒子,且初始表现得像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单个粒子。
但它们最终还是会造成破坏(与计算机硬件交换能量),影响包括构成超导基础的库珀电子对(另一类准粒子)、或量子比特本身,改变其状态并破坏任何纠缠。
若这些声子仅影响单个量子比特,问题倒也不会太大,毕竟量子纠错方案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。
具体涉及在多个量子比特之间分配量子信息,以允许硬件识别其中一个量子比特何时出现异常。
问题在于,准粒子最终无法被定位,反而散布在起源地周围、并最终影响多个量子比特,这样就足以对量子纠错工作造成干扰。
为此,参与早期纠错研究的部分人员与一组物理学家聚首,决定深入观察量子处理硬件中是否真的发生了类似事情。
实验期间,Google 团队在处理器上挑选了 26 个最不容易出错的量子比特,并将它们全部设置为单一量子状态。
然后研究人员可以让处理器闲置一小段时间,看量子比特是否仍维持在原状态。
宇宙射线的撞击,其实很容易被识别。在处理器空闲 100μs 后,典型背景错误率在 4 / 26 个左右。
当宇宙射线碰巧撞击时,大约 24 个量子比特最终处于错误状态 —— 即使每个 qubit 与相邻 qubit 的距离都在 1 mm 左右。
为证实准粒子影响,研究人员放眼于状态依赖性。预测是准粒子会迅速失去能量,无法通过转移足够的能量、以将量子比特从基态提升到激发态。
但它们还是可以从量子比特那里吸收能量,使处于激发态的量子比特回落至基态。
最终结论是:如果准粒子介导了这些相互作用,那么当所有量子比特一开始都处于激发态时,我们就不难想象它们会在全以基态开始时出现更多的错误 —— 这也正是研究团队所看到的。
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,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《Nature Physics》期刊上,原标题为《Resolving catastrophic error bursts from cosmic rays in large arrays of superconducting qubits》。